
(原標題:郭校長,你是風雨中張開羽翼的天使)
郭校長,你是風雨中張開羽翼的天使
王也
各位領導,各位嘉賓,大家好!我叫王也,是山西晚報社的一名記者。在2016“感動山西”活動中,我采訪了臨汾市紅絲帶學校校長郭小平。
說實話,接到這個采訪任務時,我很緊張。盡管我曾多次到醫(yī)院采訪艾滋病患者,也知道通過接觸,甚至在一起吃飯都不會傳染,但是,我心里對艾滋病的恐懼還是無法抑制。每次進病房采訪,我都會戴上口罩,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,甚至當天我都不敢抱自己的孩子。而紅絲帶學校的36名孩子和生活老師都是艾滋病患者,要深入采訪,我必須與他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。
接到任務后,我專門上網(wǎng)查了艾滋病的防護知識;出發(fā)前,還好好抱了一會兒兒子。一路上,我一直在猜想,這所學校是不是彌漫著消毒液的味道?學生宿舍是不是像隔離病房一樣?老師們會不會穿著白大褂?……
帶著恐懼,走進學校,我才看到自己完全想錯了。除了位置比較偏以外,這里與其他的學校一模一樣。同樣的教室,同樣的宿舍,孩子們的臉上帶著同樣快樂的笑容,老師們也同樣和藹親切。這里,沒有緊張,沒有壓抑,沒有疏遠,沒有戒備。這里,只是一所學校。
中午在學校食堂吃飯。見有客人來了,孩子們非常熱情,圍在我的身邊。有個小男孩剝了一瓣橘子往我嘴里塞,“叔叔,你吃”。我實在有些為難,不吃,怕傷了孩子的心;吃,還是克服不了自己的恐懼。好在一旁的郭小平給我解了圍:“來,給郭伯伯一個!彼麖堥_嘴,讓孩子把橘子放進自己嘴里。他撫摸著孩子的頭發(fā),幸福地嚼啊。他的行為粉碎了我心中的恐懼。這頓飯后,我才真正地進入了這所學校,也開始了解孩子們的郭伯伯。
之后的5天,我和他們生活在一起,看到了很多感人的場景:
每到課間休息的時候,校長辦公室總會沖進來一群孩子。有的在茶幾上找自己喜歡的零食;有的端起杯子喝水;有的甚至爬上了椅子,趴到了郭小平的背上……
其中,有一個小男孩特別黏郭小平,他總愛往郭小平的懷里鉆,幸福地靠著他。這個孩子叫坤坤。或許大家聽說過,2014年,四川西充縣一個村的村民們,曾聯(lián)名驅逐一個8歲的艾滋病男孩兒。那個男孩兒就是他。2015年3月,坤坤剛入校的時候,他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,睡覺的時候經(jīng)常會鉆到床底下,還會偷偷地把食物藏進口袋。而現(xiàn)在,他已經(jīng)能流利地和大家交流,會讀書,會寫字,交了很多朋友,完全融入了這個新家庭。
在交流的過程中,郭小平很少說自己的事,他最喜歡說孩子們的事。哪個孩子會唱歌,哪個孩子會跳舞,哪個孩子跑得快……說起這些,他就像一個炫耀自己孩子的父親。當然,他也真的把自己當做這些孩子的父親。采訪時,我問他:“這些年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?”他回答:“養(yǎng)了一群孩子。”“養(yǎng)了一群孩子”,這樣簡單的回答,背后卻有著無數(shù)故事、無數(shù)付出和無數(shù)感動。
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,經(jīng)過我們推薦,郭小平已經(jīng)當選“感動中國”2016年度人物。最后,我想用“感動中國”組委會授予郭小平的頒獎詞,結束這次講述:“瘦弱的孩子需要關愛,這間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溫暖的避難所。你用12年艱辛,呵護孩子,也融化人心。郭校長,你是風雨中張開羽翼的天使!”
謝謝大家!
版權聲明:
本站資訊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果侵權,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。